玉米秃尖即在玉米采收时,棒穗出现棒尖、棒顶部分没有籽粒或籽粒非常细小的情况,也就是咱们农民常说的“玉米棒子长不到头儿”。那么玉米秃尖是什么原因?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1、品种原因
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不同,当不良环境条件超过其适应范围时,易发生秃尖。
解决方法:因地制宜选择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。通常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,而马齿型则较重。
2、土壤不良
玉米属于深根系的作物,土壤盐碱化、土壤板结、土壤有机质含量低、土壤易积涝的玉米更容易出现秃尖问题。
解决方法:玉米适合在疏松、透气、保水保肥性强的土壤中生长,以红壤土、沙质土为宜。
3、种植密度过大
有的品种对种植密度非常敏感,种植密度过大时,由于个体营养发育不良,灌浆期田间郁闭,通透性差,使得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,形成秃尖。
解决方法:要根据品种特性,严格按品种说明选择适宜密度留苗。
4、肥水不当
氮磷钾配合不当,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。或者玉米生育中后期,水分供应不足,尤其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,就容易形成秃尖。
解决方法:合理施肥灌水,按照前轻中重后补原则,增施有机肥,施足基肥,氮、磷、钾微肥配合分期施肥,水分供应上,要防止受旱和涝害,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,要保证水分供应,促进雌雄穗发育。
5、气候影响
花期授粉时间赶上大雨的话,雨点会将雄花上的花粉瞬间冲走,玉米雌花接受不到雄花的花粉,就会造成玉米秃尖缺粒。同样的,高温也会造成秃尖,玉米在开花授粉期受高温伏旱,抽丝时间推迟,花粉盛散期已过,使雌穗顶部花丝未受到粉而秃尖。
解决方法:降雨间歇期时,可以摇去玉米植株上的水分,为散粉吐丝提供有利有利条件。若高温干旱严重,则及时进行灌水、施肥,提高植株抗性。必要时及时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,增强授粉效果。
总的来说,引起玉米秃尖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,但只要进行对症解决好,就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结实率,从而避免秃尖问题的发生。